2021年10月23日星期六

Living with Nonhumans

原初时代的人类如何看待非人类?又是如何与非人类共存?今天种种迫在眉睫的挑战令我们不得不盘旋回返至历史的源头找寻答案,也许不是答案,是对二元论哲学的反思,古老哲学与神话的再发现以及新的哲学观的重建。

【Living with Nonhumans】主题的设计探讨可能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面对这样一个宏大课题设计师如何介入,如果我们觉得无从下手感到迷茫,其他设计师,特别是Speculative Design的研究者会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Nonhuman NonsenseTale of a Tree Human,启示我们对古老神话的重新发掘,以及阿布拉莫维奇在TED演讲上展示的艺术实践,令我们思考最寻常之物的体验,我们或许能够将奇幻色彩加诸于日常生活的设计,比如水、动植物、日常物、日光、空气或者看不见的魂灵,不仅仅是炫目的科幻的技术元素,更有可能是朴素的语言,意义即在于这样的设计能够带来严肃的思考。

可能的路径:

living with/in air/water: 微观(或者无实物)视觉化(或者多感官);

living with/in old stories: 蕴含哲思的古老神话的回归;

living with/in chairs: 以物为主体的设计;

living with/in books: 书籍以及书籍家具的设计
面临消失的纸媒亟待找寻新的价值(吕敬人:“书籍设计必须让读者在页面空间中‘行走’,在翻阅过程的时间流动中享受诗意阅读的体验,更可流连于阅读过程中展开‘居住其中’的联想。”);
案例:

《空间,随着时间扭转》(Raum,verschraubtmitderZeit/Space,Twisted with Time)

《夜幕降临——诗歌》(Nachtflügge:gedichte)
Artists' Books

living with/in nature/pets

living with/in light...

学生:

柯静雯:比格实验犬的传达设计

徐业文:无声之声-关于听障者生活的多模态装置设计

张馨月:肌理材料的家具设计实验

张紫若:黑陶废料的再设计

别浩然:小土人-以灰尘为奇点的配饰设计

陈雅婧:Home生态实验-家庭生态微系统的创新设计

朱高灿月:Reading in the Dark-书籍阅读体验设计

刘聪妍:亲密关系-情感型可穿戴交互家具设计

Artists and designers:

Interspecies Futures
Featured Artists:
Kuang-Yi Ku
Hypothetical Studios X Designmatter

Institute of Critical Zoologists
Thomas Pausz
Richard Pell (c/o Center for PostNatural History
Kristoffer Ørum
Ege Kökel
Javier Viver
Noam Youngrak Son
Tomás Saraceno

Baum & Leahy (c/o The Institute of Queer Ecology)
Saša Spačal
Nicholas Mangan
Jenna Sutela
Thomas Thwaites
Dougal Dixon
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Paper:
Living with Nonhumans. A review of The Conservation Revolution: Radical Ideas for Saving Nature Beyond the Anthropocene

2021年10月3日星期日

Closeness

产品语义设计

班级:产品1902

背景:

线上社交常引发网络舆论场的撕裂,观点的极化,赤裸裸的恶意与谩骂,以否定别人确认自己,以及虚假的粉饰。越来越多的人们从浮躁的网络环境中抽离,想要从现实中获得真实可感的社交,这也产生了对于线下公共空间的需求。只是在城市中,公共空间往往沦为消费空间。

注:“社区”一词最初来自于德文“Gemeinschaft ”,然后被翻译成英文“Community”,最后再变成中文的“社区”或“共同体”( community 兼具社区与共同体两重含义)。
最早提出“社区”/“共同体”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 Ferdinand Tnnies ),在 1887 年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中,滕尼斯第一次对“共同体”和“社会”进行了区分,他认为社会是一种暂时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基于契约关系和法理存在,社会是一种机械的聚合,“共同体”则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共同精神与伦理价值,是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共同体”强调共同的信仰、风俗习惯,成员之间的亲密互助,以及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尽管“社区”/“共同体”的定义不断演变,至今也仍是一个争议概念,但仍有某些重要的基本要素,比如“社区”是一种人际关系结构,注重共同的信念、利益和情感,彼此之间有互动关系,强调成员的认同与归属感。

在城市,“社区”/“共同体”建设可以成为对于原子化、公共空间缺失的反思与回应。

“亲密”(Closeness)尝试借助(靠近/包裹)身体的空间单元材料(面料)的设计产生交互行为,从而在物理上拉近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距离,创造可感的连接,引导建立情感化的社交关系,由此在这一空间中展开一段可复制可发展可参与的公共活动。

设计思路与方法:

1)设定活动场景

2)人物与关系

3)面料与空间结构

4)叙事性影像编辑

5)剧场再现与公众参与


“Interpret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Designing Interactions”

Scene: How does it fit with its surroundings?(場景化)

Memory: Is this unfamiliar?(陌生化)

Operation: How do you discover it?(探索性)

Surprise: Is it variable?(多變的)

Social Value: Does it bring people more closer?(情感化聯繫)

練習:














材料訓練:絲襪和秋褲

戲劇工作坊(2021.11.16):怪人劇團

概念產出:了解身體(鼻涕蟲、蛇、蛛網)

汇报形式:可以是现场演示或者结合屏幕演示的方式,现场演示是需要的,可以屏幕演示是更加完整的内容,现场演示一部分;演示的过程表现出before and after, 就是能够体现出互动促进交流的变化,不是去强调故事性,而是为了说明互动原型的价值;整个汇报不要超过10分钟。

Reference:

BODYSTORMING AS EMBODIED DESIGNING
The Body Decideserwinwurm

2025畢業設計

1) More-Than-Human Design:以蟲為中心的交互裝置設計 設計師需要關注多元物種關係。课题探讨新的研究方法,尝试改變习惯性的觀察方式,引發想像,進入一種非人為中心的敘事空間,透過推測理解非人為中心的設計。 2) Human Augmentation: 義肢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