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 Shiner的新书。以下是导论部分的译稿。
过去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以气味为素材创作,如今也到了美学介入的时候了。艺术家奥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2018年的作品“病史”(Anamnesis)——一段白墙,在约莫鼻翼高度,蜿蜒前行着河流一般的黑色龟裂,将水平走向的墙拦腰截断,裂痕里填充着飘香的咖啡豆,碎烟叶,丁香,以及其它非洲殖民贸易中曾被掠夺的各色香料,博物馆观众沿着气味弥漫的河流行走,体验恩坎以此种易于感知的媒介传递出的反殖民概念与主张。而就在一年前,调香师克里斯托弗·劳达米尔(Christophe Laudamiel)的装置“21岁+”(Over 21)在纽约美术馆带来一场不同寻常的嗅觉体验。劳达米尔沿餐桌一周摆放10罐带有明显性暗示的人工合成香水,观众们以试香纸从罐子上方的小孔探入浸蘸液体,随后嗅闻不同名称的香气,比如“交尾期的大象”、“切尔西的绿仙女”。2015年,巴塞尔丁格利博物馆(Museum Tinguely)梳理出过去至今共60件嗅觉艺术作品。然而类似这样的博物馆和画廊作品并非当代嗅觉艺术的全部。法国2012年的戏剧“灵魂之味”(Scents of the Soul)将预推介的12支香水隐藏在剧院座位底下;2009年古根海姆美术馆的“绿色咏叹调:香水歌剧”(Green Aria: A Scent Opera)融合了电子乐与抽象的气味,营造出叙事性的环境故事;设计师也将气味植入城市景观,酒店亦有标志性香水用以营造芳香氛围。
今天,许多嗅觉艺术与设计作品给美学甚至伦理学提出了挑战性议题。尽管从康德、黑格尔到罗杰·斯克鲁顿、丹尼斯·达顿的哲学传统否认气味和嗅觉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本书却意在证明它们可以且将会为嗅觉美学奠定基础。本书通过悉心整理过去20年中跨学科的感官革命,所提出的论据不仅仅是哲学的,也是生物文化学的。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和活动家的引领下,所谓嗅觉、味觉与触觉不过是低级感官的这一根深蒂固的预设正因这场革命被矫正反转。
多数西方学者,包括达尔文和弗洛伊德,对嗅觉的鄙视与不屑由来已久,充斥其中的固有偏见甚难修正改变,现代西方思想家们以为嗅觉是最低级的动物性感官,忽略不起眼的香水奢侈品以及带有神秘宗教意义的焚香。气味和鼻子更易成为玩笑调侃的对象,果戈里的经典故事——一个失去鼻子的人寻遍整个莫斯科想找回自己的鼻子;校园里男学生们听到有人放屁而暗自窃笑;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在电影”奇味吵翻天”(Polyester)中玩“刮刮嗅”卡牌。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该停止嘲弄,且要反问一句:鼻子和嗅觉为什么会令我们觉得尴尬?
尼采的观点是,嗅觉总不断在提醒着我们,我们是有身体感知的,我们是动物王国的成员之一,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我们每天都在吸入与排放气体。当然,大多数人几乎注意不到我们周遭的气味,倘若人们被询问如果必须放弃一种感官,会作何选择,他们会说那么就是嗅觉吧。嗅觉低等的事实更体现在美国医学会为保险公司和法庭所提供的身体损伤补偿评量指引中,丧失嗅觉的比重是1-5%,视觉则占85%。确实,今天这个年代,我们花费太多时间看手机、笔记本和电脑,相较于味觉、触觉和嗅觉,似乎视觉和听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价值。
18世纪以来,许多西方人生活在日趋”无味”的文化中,消毒保洁过的城市中各种明显气味被一并除去。令人讶异的是,一些西方人旅行跋涉至世界某个地方只为探索体验那里的复杂气味。像在马拉喀什的市场,狭窄的街道里持续翻滚搅动着各种混杂味道,臭气、香气和香水味,它们来自——曝露在空气中的一堆堆香料,炙烤羊羔和鸡肉的铺子,曲折狭窄街道边一溜儿排列的果蔬摊,拥挤不堪的汗津津的身体,正在拉屎的马匹,摩托突突的尾气,这一切又间或夹杂着骨瘦如柴的流浪猫尿液的馊味;另一面,在美国的高档城市里,即使是咖啡烘焙,无论这咖啡香何等诱人,却可能在此地违反都市气味条例,一些建筑也会禁止办公室和电梯使用香水。
然而,吊诡的是,我们大部分食物和生活用品是有香味的,许多商店和酒店在用环境香气营造氛围。一些生产香水的国际企业事实上大部分营收来自人工香味剂的制造,它们被添加进食物中,以及肥皂、织物柔顺剂、牙膏、洗发液里。甚或我们的数字设备最终也会通过程序释放我们选择的气味,若正在实验的各类模型为市场之力所驱动的话。同时,科学家们和技术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电子鼻”用以辨识危险气体或爆炸物;而我们的手机、笔记本和电脑有一天可能实现气味讯息的交换,发明者的成功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他们是否能唤醒人们早已迟钝的嗅觉,他们通常也实在缺乏探索嗅觉世界的兴趣。种种迹象都显示出我所提及的知识革命正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过去十多年间,一些畅销科学著作也在令人们关注到嗅觉感官的重要。这些书籍涵盖领域众多,从心理学(雷切尔·赫兹和艾弗里·吉尔伯特)到生物学(迈克尔·斯托达德)、化学(鲍罗·佩洛西),以及,关于狗的认知研究(亚历山德拉·霍罗威茨)。
本书意在整合嗅觉在科学与人文领域中的前沿研究,并从哲学范畴思考其艺术本质与美学特征。本书不止为哲学家,也为艺术家、设计师、艺术批评家,以及感兴趣艺术或对嗅觉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所写,不去深究嗅觉的哲学理念史,亦没有感知哲学的技术性探讨。本书的重点集中在当代哲学领域的深度解析,特别是美学领域,因为我所关切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欣赏嗅觉艺术。幸运的是,关注味道美学,以及“近端”或“化学”感觉的一些优秀哲学著作已经出版,对我们思考嗅觉提供了珍贵的范本和洞察。尚塔尔·贾奎特的著作《气味哲学》是值得注意的例外,此前未有系统著作对嗅觉及其美学做哲学探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重要文章,它们即是感兴趣的读者得以受益的全部参考。
今天,许多嗅觉艺术与设计作品给美学甚至伦理学提出了挑战性议题。尽管从康德、黑格尔到罗杰·斯克鲁顿、丹尼斯·达顿的哲学传统否认气味和嗅觉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本书却意在证明它们可以且将会为嗅觉美学奠定基础。本书通过悉心整理过去20年中跨学科的感官革命,所提出的论据不仅仅是哲学的,也是生物文化学的。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和活动家的引领下,所谓嗅觉、味觉与触觉不过是低级感官的这一根深蒂固的预设正因这场革命被矫正反转。
多数西方学者,包括达尔文和弗洛伊德,对嗅觉的鄙视与不屑由来已久,充斥其中的固有偏见甚难修正改变,现代西方思想家们以为嗅觉是最低级的动物性感官,忽略不起眼的香水奢侈品以及带有神秘宗教意义的焚香。气味和鼻子更易成为玩笑调侃的对象,果戈里的经典故事——一个失去鼻子的人寻遍整个莫斯科想找回自己的鼻子;校园里男学生们听到有人放屁而暗自窃笑;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在电影”奇味吵翻天”(Polyester)中玩“刮刮嗅”卡牌。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该停止嘲弄,且要反问一句:鼻子和嗅觉为什么会令我们觉得尴尬?
尼采的观点是,嗅觉总不断在提醒着我们,我们是有身体感知的,我们是动物王国的成员之一,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我们每天都在吸入与排放气体。当然,大多数人几乎注意不到我们周遭的气味,倘若人们被询问如果必须放弃一种感官,会作何选择,他们会说那么就是嗅觉吧。嗅觉低等的事实更体现在美国医学会为保险公司和法庭所提供的身体损伤补偿评量指引中,丧失嗅觉的比重是1-5%,视觉则占85%。确实,今天这个年代,我们花费太多时间看手机、笔记本和电脑,相较于味觉、触觉和嗅觉,似乎视觉和听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价值。
18世纪以来,许多西方人生活在日趋”无味”的文化中,消毒保洁过的城市中各种明显气味被一并除去。令人讶异的是,一些西方人旅行跋涉至世界某个地方只为探索体验那里的复杂气味。像在马拉喀什的市场,狭窄的街道里持续翻滚搅动着各种混杂味道,臭气、香气和香水味,它们来自——曝露在空气中的一堆堆香料,炙烤羊羔和鸡肉的铺子,曲折狭窄街道边一溜儿排列的果蔬摊,拥挤不堪的汗津津的身体,正在拉屎的马匹,摩托突突的尾气,这一切又间或夹杂着骨瘦如柴的流浪猫尿液的馊味;另一面,在美国的高档城市里,即使是咖啡烘焙,无论这咖啡香何等诱人,却可能在此地违反都市气味条例,一些建筑也会禁止办公室和电梯使用香水。
然而,吊诡的是,我们大部分食物和生活用品是有香味的,许多商店和酒店在用环境香气营造氛围。一些生产香水的国际企业事实上大部分营收来自人工香味剂的制造,它们被添加进食物中,以及肥皂、织物柔顺剂、牙膏、洗发液里。甚或我们的数字设备最终也会通过程序释放我们选择的气味,若正在实验的各类模型为市场之力所驱动的话。同时,科学家们和技术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电子鼻”用以辨识危险气体或爆炸物;而我们的手机、笔记本和电脑有一天可能实现气味讯息的交换,发明者的成功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他们是否能唤醒人们早已迟钝的嗅觉,他们通常也实在缺乏探索嗅觉世界的兴趣。种种迹象都显示出我所提及的知识革命正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过去十多年间,一些畅销科学著作也在令人们关注到嗅觉感官的重要。这些书籍涵盖领域众多,从心理学(雷切尔·赫兹和艾弗里·吉尔伯特)到生物学(迈克尔·斯托达德)、化学(鲍罗·佩洛西),以及,关于狗的认知研究(亚历山德拉·霍罗威茨)。
本书意在整合嗅觉在科学与人文领域中的前沿研究,并从哲学范畴思考其艺术本质与美学特征。本书不止为哲学家,也为艺术家、设计师、艺术批评家,以及感兴趣艺术或对嗅觉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所写,不去深究嗅觉的哲学理念史,亦没有感知哲学的技术性探讨。本书的重点集中在当代哲学领域的深度解析,特别是美学领域,因为我所关切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欣赏嗅觉艺术。幸运的是,关注味道美学,以及“近端”或“化学”感觉的一些优秀哲学著作已经出版,对我们思考嗅觉提供了珍贵的范本和洞察。尚塔尔·贾奎特的著作《气味哲学》是值得注意的例外,此前未有系统著作对嗅觉及其美学做哲学探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重要文章,它们即是感兴趣的读者得以受益的全部参考。
注:封面是奥地利多媒体艺术家 Wolfgang Georgsdorf的作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